3月17日上午,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游巍一行莅临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举行产学研合作交流座谈会。双方围绕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产教融合平台建设等事宜展开深入探讨,共商青海特色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会议由学院副院长马国财主持,学院银龄教师、各系负责人及博士教师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马国财副院长首先介绍了学校及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特色、教学体系、人才结构及科研成果等情况。指出,学院近年来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与高性能计算等领域,拥有10余名相关领域的博士人才,希望将科研优势与地方产业需求深度对接,推动“实验室成果”向“生产线应用”的转化,并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

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游巍详细介绍了开发区区域地理优势、生态环境、产业创新需求以及未来合作方向。表示,格尔木工业园区作为青海省重要的盐湖化工、新能源及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当前正面临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的双重任务。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统工业流程优化、能耗管理智能化,是园区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方向。希望与高校合作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为园区数字经济赋能提供技术支撑。  



格尔木工业园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亚萍进一步提出合作构想。她介绍,园区已建成与产业相关的大数据平台,但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仍需提升。高校人才与技术资源的注入,将助力园区挖掘数据价值,实现人工智能在安全生产监测、供应链优化等场景的落地应用,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在座谈交流中,学院博士团队聚焦具体发展与合作方向建言献策。银龄教师季晓勇提出,可联合工业园区共建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助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同时为企业输送适配型技术人才,形成“产学研用”良性循环。其他参会教师围绕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推动前沿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提出各自专业领域的观点,进行交流与探讨。

最后,马国财副院长对本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此次交流为双方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充分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紧密结合格尔木工业园区的实际需求,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未来,双方将共同探索青海特色数字经济发展新路径,为青海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返回
顶部